中国民营企业日子不好过,而且不断有民营企业家被当局关押,还有的被逼跳楼。在这种气氛下,中共近日召开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大会,想重塑民营企业的信心。不过,外界对此并不看好。
7月31日,中共在北京召开第六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大会,中共政协、工商联、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司法部及统战部高官都出席了会议。
会议声称要“推动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法治助力民营企业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表示,这个会议是在中国经济处于下行压力加剧的时刻召开的,目的是稳定市场预期和民营企业信心。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现在突出的一个历史背景是,第一外资的一个流出跟制造业的外移;房地产业与地方债务危机到达了临界点,不断的局部爆发;执法环境与产权的预期,市场预期,法律跟商业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恶化。”
中国资本市场资深人士徐真指出,中国民营企业家都心知肚明,中共所谓的依法进行,实际上就是中共又准备抢夺民营企业的资产了。中共所谓的为了民营经济好,依法治国,都要反着看。
中国资本市场资深人士徐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吃了这么多亏,这些民营经济实际上他们一看就明白了:目的就是你要跟着我的政策方向去走,我现在财政困难了,那么你就要识相一点,怎么样你就要把你的这些钱你给我贡献出来。”
今年2月,中共党魁习近平就曾在民营企业座谈会表示,支持民企政策不变;5月20日,中共又声称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禁止乱查乱罚和异地执法等。但被称为“远洋捕捞”的公安异地执法,抓捕民营企业家,查封或划转外地企业和个人财产不断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15家A股上市公司实控人或高管被实施留置调查。
黄大卫认为,民营企业在一些行业很容易遭受灰色公权力的侵蚀,因此中国未来民营经济可能会进入一个低活跃度、低创新的模式战战兢兢的发展。
黄大卫: “理由第一个,政策方面制度方面的双轨制始终都没有解决,国进而民退的结构趋势没有被根本扭转,反而是通过党建入企业混改等手段,强化党跟政治对市场的控制,司法独立性还在缺席,关键的案件,关键的法律法规还是高度依赖于行政干预与政治的态度,法治很多时候都成为一个政治工具。”
黄大卫指出,中共当局频繁提及要统一思想,加强信心,强化法治,这意味着它对民营资本的高度不信任,而法治也被重新定义为跟党命令走的统一工具。
官方数据表明,民企至少贡献了中国50%的税收、60%GDP、70%的科技创新、80%的就业、90%企业的数量。
但现实中民营企业经营的艰难外界难以想像:例如4月份纺织业的“老大哥”毕光钧从办公楼跳下;5月电梯巨头刘文超、6月百亿上市公司董事长沈康明、7月靓家居创始人曾玉洲、居然之家的汪林鹏都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离开人世。
徐真:“现在像这个很多的民营企业家,还有高管们就是跳楼的自杀的,这个情形是不是就和当时中共进城以后的这个公私合营,当时陈毅在上海的时候,那不就是每天都有多少老板呀,跳楼的这个情形就非常的像。”
徐真指出,中共建政的时候以明目张胆的去抢民营资产,而现在是披着法治化的外衣,披着保护民营经济的这个谎言来逼迫民营企业家,需要你该做贡献的时候,那你就要做贡献,把资产贡献出来。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08/03/a10400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