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谈判暂时降温,美国取消100%关税,而中共把稀土出口管制延后一年,并承诺购买美国大豆。专家认为,这场暂时的缓和,更多是一种“时间换空间”的策略,为即将登场的“川习会”铺路。 
10月25日到26日,中共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和贸易代表葛里尔(Jamieson Greer)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第五轮美中贸易谈判。
中共党媒称,美中双方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磋商,达成了基本共识。双方愿意解决分歧、加强合作。
何立峰称,中美经贸磋商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并希望双方能妥善管控分歧。
经济学者认为,这场谈判显示美中贸易战暂时进入缓和阶段,但并不意味着结束。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 Wong):“在未来的话还有一些变数,就是利益的重新匹配,还有外部冲击,还有内部的政治压。然后就是各自都是在利用时间换空间,美国也在寻求去中国风险化,中国也同时希望能够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26日,贝森特受访时表示,美中达成一项初步协议,缓解两国因关税升级而导致的贸易战,中方将暂缓稀土出口管制,并恢复购买美国大豆。而美国将不会对中方课征100%关税,且美中就TikTok也达成最终协议,待“川习会”正式签署。
分析人士认为,美中达成初步协议,更多是为即将登场的“川习会”铺路。
黄大卫:“双方达成了初步共识的框架,但是并不是最终的协议。中国特别强调了初步共识后的审批流程,相当于把最终决定权交给中美之间的元首,所以框架确定了,最后能不能谈拢等双方元首见面。”
川普总统目前正在展开亚洲访问行程。此行焦点将是他在韩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期间,与中共党魁习近平的会晤。
川普25日在空军一号上表示,他对习近平会晤时,将围绕台湾、贸易、采购美国大豆以及中方在俄乌战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等议题展开磋商。
26日他在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峰会期间也表示,他对与中方达成贸易协议“充满信心”。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中美现在继续沿着谈判,不断延长停战期这个方向前进。目前的情况这一轮的中美关税战2.0,跟2018年、2019年当时的中美的关税战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目前的相比而言,它是更加的激烈,而且未来的不确定性更大。”
川普总统第一任期也曾对大量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共则以反制措施对美国商品加税。经过两年谈判,2020年双方签订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协议规定,中方将大幅增加对美出口商品的采购,尤其是大豆和其它农产品。
王赫:“目前那个2.0最终结果会不会签署一个类似于2020年的贸易协议,现在还不好说。今年从5月份开始,目前已经开展了五轮谈判,中共就是说打一阵子,谈一下,然后缓和,再挑起事来再打一阵子,中共其实采取步步后退的策略。”
10月9日,中共进一步限制稀土出口后,川普警告要对中国产品课征100%关税。
王赫:“所以这一次中美关税战2.0谈判的过程,这个激烈程度,它的曲折程度,可能都已经超过了2018年的中美关税战。目前只是达成的这个初步协议,只是为双方见面提供了一个门槛,为了促成川习会谈双方共同做的一个妥协。那最终的结果川普和习近平谈得怎么样,还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分析认为,这次谈判的成果只是暂时停火,中方做出了更大让步,美方处于相对优势,但未来仍有变数,中美贸易战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10/27/a10403322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