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不婚,她们大多经济独立、受教育程度高。在婚姻市场上被贴上了“剩女”的标签。同时,中国的“剩男”问题也日益突出。分析认为,背后不只是个人的选择,而是深层的社会危机与体制困局。
10月16日,大陆财经自媒体发文称,仅上海就有超过200万女性不结婚。业内人士分析,这些女性多受过良好教育、经济独立,对伴侣要求更高,由于本地优质男性数量有限,不少人最终选择单身。
类似的情况在多个城市存在。数据显示,北京“剩女”数量达223万,上海为209万。
评论指出,这不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更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旅美时政评论员邢天行:“现在中国大量的剩女的出现,反过来就证明这个社会的问题是非常大的,它是一个病态的社会,所以那些比较清醒的女性,就不想选择婚姻。就是说她对男人没有什么可以依附性,或者说她想找一个可以依附的男人,已经觉得不可能,所以这个就促成了大量的剩女就存在了。”
剩女被定义为:高学历、高收入、27岁以上仍没婚姻的女性。数据显示,全中国至少有2.39亿的单身人口,其中女性占1.16亿。
邢天行指出,中共治下的中国社会道德沦丧,婚姻观改变,乱性、离婚等乱象,也使得不少女性选择不婚。
邢天行:“中国社会是很乱的,成功男士常常是被社会诟病的那一群人,因为搞的很混乱的男女关系,导致女性在婚姻上极不安全。很多已经结婚的女的因为丈夫的不忠而离婚,使得很多职场女性不愿意踏入婚姻,觉得自己赚钱自己花更省心更舒服。”
中国离婚率逐年上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离婚登记就高达63万对,连00后也开始离婚了,导致很多人对婚姻失去信心,“剩女”现象日益突出。
加拿大华裔作家盛雪:“所谓的剩女现象,主要是中共体制长期畸形发展的一个综合的产物。中共治下形成了一个权力、地位、金钱、资源高度垄断的社会结构,普通人很难凭借自己的努力,自己的现有的条件,自己的生活环境等等,这些自然的条件来去决定他们的命运。当中,包括婚姻是被高度的物质化、功利化了。”
盛雪表示,许多受女性,不愿在充斥物质标准和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妥协。而极端物质主义也让婚恋观发生病变,越来越多女性以房产、收入等条件作为择偶标准,往往也难以实现理想婚姻。
盛雪:“因为中共长期以稳定统治来出发的计划生育,户籍壁垒,教育资源的垄断,房价的政策等等这些都构成了难以改变的困局。在这种环境之下,形成女性的择偶标准是非常的物质。也就是说婚姻问题并不是说仅仅是婚姻问题,它是中共体制制造的生存困境的一种表现。”
相比“剩女”,“剩男”问题更为严峻。根据中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约2390万。而在20到40岁的适婚人群中,男性比女性多出了1752万。
邢天行:“加上还有相当一批女性选择了单身,剩男就更多。你看在中国社会的那些当官的、有钱的,哪个他是剩男?他不但不剩男,他可能一个人还有小三小四一大堆女人围着他转。所以剩男底层社会那些不成功的中国的男人居多,这跟剩女是有区别的。”
盛雪表示,剩女、剩男和少子化、人口老龄化等危机都是一体,反映了中共制度性的社会信任的崩塌和人群对未来的恐惧。
盛雪:“特别是年轻人他们对未来生活难以掌控的无力感,以及家庭结构也在崩解,这种情况它导致很多的后果,比如说劳动力会锐减,当然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衰退,养老的体系也会崩溃,因为导致它整体上的财政压力会激增。社会结构当然也在失衡。”
分析认为,剩女、剩男现象背后,不仅是经济与文化层面的矛盾,更是制度与社会价值观长期扭曲的结果,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率降低,中国将面临更深层的婚姻与人口危机。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10/19/a1040310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