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国加快发展人工智慧(AI)技术,中共国务院最近也召开常务会议,宣称拓展AI应用领域,由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做示范引领。评论认为,先进的演算能力受限,中共当局如何取得高端芯片。
中共国务院常务会议7月31日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慧+”行动的意见》。强调要提升安全能力水准,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AI治理格局。
会议声称,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要强化这一方面的示范引领,透过开放场景等支持AI技术落地。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中共它一直想对美国实施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智能化转型就是中共认为这是一个时代浪潮,它要抢先来做。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共的一个传统计划经济的这么一个做法。它现在就是一个举国体制的做法,而且中共它是想把智能化转型的重心,掌握在政府手里,掌握在国企手里。”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表示,中国正面临人口红利消退、制造业跟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因此AI就被视为推动高品质发展的关键工具。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中共善用大型国企跟政府部门作为应用场景的提供者,以政策需求倒逼企业跟研究机构研发AI的解决方案,当然它就产生所谓的典范效应,也就是中国的国企的试点跟部署,将作为行业的技术标准跟商业模式的参考,试图带动民企、地方政府跟社会资本的跟进,自建AI基础设施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孙国祥认为,尽管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用户和数据场景,但是中国本身也有劣势和挑战,首先就是先进的演算能力受限。
孙国祥:“限制先进的AI芯片对中国的出口,使中国在高阶训练模型能力上受到限制。其次是一些中国的顶尖人才的流失,中国AI人才高度依赖海外学术的训练,特别是在美国这个各个大学上面的硕士跟博士的训练。因此在顶尖人才流用跟回流方面,中国目前仍然有瓶颈。最后当然就是基础研究相对落后,尽管中国在应用层面像是语音识别、影像辨识进展快速,但是在核心算法跟大模型创新上仍然是以模仿为主。”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表示,与美国相比,中国在算法、算力和数据品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王赫:“美国相对于中国具有显着的优势,第一,在算法方面,原创性的算法,算法基础理论,在这方面,美国都是遥遥领先的。中国目前这部分只是在应用算法这方面做了一些发展;第二,在算力方面,中国跟美国也差距很大,而且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顶尖的人工智能的芯片,都掌握在美国手里,所以,美国对中国实施禁运,那么对中国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个致命性的打击。”
分析认为,在美国持续扩大对中国的芯片限制下,中共要实现人工智能全面追赶,恐怕力不从心。
王赫:“过去十多年都是因为中共派了大批的学者,学生到了美国,要进行学习,无条件地利用了美国相关的科研,现在这个条件已经不具备了,中共自己要进行什么独立的原创性的研究,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现在表面上中共在一些应用,在一些算法落地的场景上,有一些发展,但是这些都是没有根基的,缺乏可持续的。就像今年年初,DeepSeek一下轰动世界,但是现在DeepSeek它的市场占有率急速下滑。”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表示,中共喜欢制造所谓的奇迹,而这些奇迹最终都没有生存能力,DeepSeek就是一个最新的例子。所以以此类推,中共的人工智能又是一个虚假的繁荣,在市场的严酷竞争中,恐怕是跑不到终点。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08/01/a10400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