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1994的清华大学学生朱令“铊中毒”案,当年轰动一时。后来案件审理迷雾重重,虽然警方调查已发现蛛丝马迹,但案件最终不了了之,真凶逃到国外 。受害人朱令在饱受折磨30年后的2023年12月去世,骨灰日前正式下葬。这起当年轰动全国的投毒案,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8月12日,当年备受关注的清华大学投毒案受害者朱令,其骨灰正式下葬在北京万安公墓,朱令的父母当日对媒体表示,爱女虽已安葬,但沉冤须昭雪,家属将一如既往追查元凶,无论天涯海角。
案件发生于1994年,时年21岁的朱令,是清华大学化学系学生。1994年底,朱令突发重病,后被医生确诊为罕见的“铊中毒”。经过抢救,朱令虽然逃过死神,但最终留下严重的神经损伤,生活无法自理,只能长期卧病在床。
多年来,舆论普遍关注的焦点,是案发时的投毒嫌疑人—朱令同宿舍的同学孙维。由于铊化合物在校内管制极严,外界怀疑嫌疑人具备接触渠道。
然而案件调查旷日持久,警方虽对孙维进行过调查,但后来因警方宣称缺乏证据而没有提起公诉,最终案件不了了之。
孙维的爷爷孙越崎,曾受到中共高层优待,尤其和江泽民家族关系密切。因此大量媒体和民间人士质疑,正是这层关系,让孙维获得来自高层的保护,使案件迟迟无法突破。孙维多年来也数次在社媒上声称自己清白,并改了名字叫孙释颜,后来移居澳洲。
朱令在病榻上缠绵了近30年,于2023年12月去世。其骨灰下葬事宜也几经周折,终于才被北京万安公墓接收,正式下葬。
对许多人而言,朱令的故事,不仅是一起悬案,更是一起对中共司法体制和权力干预质疑的象征。至今,投毒者仍未被法律追究,真相依旧尘封。
(新唐人:https://www.ntdtv.com/gb/2025/08/14/a10401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