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双方领导人上周会晤后,中方已开始采购美国农产品,包括小麦和高粱。同时,中共国有企业在上海举办的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举行大豆采购签约仪式。
中国是美国农民最大的市场,在数轮针锋相对的关税战后,中共将中国庞大的农作物需求变成贸易谈判筹码,避开美国小麦和大豆,转而选择其它供应来源。
有限度采购与政治动机
据路透社报导,两名美国贸易商周四(11月6日)表示,中国买家已订购了两批美国小麦货物,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首次此类采购;一名美国行业官员表示,一批高粱货物已从美国发往中国。
此前一天,北京周三证实已暂停对美国进口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其中包括对农产品的关税。然而,美国大豆货物仍面临13%的关税。
小麦交易与大豆签约仪式
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说,这批农产品采购包括一批美国软白小麦和一批春小麦,重约12万公吨,定于12月装运。
一位直接了解小麦交易、驻新加坡的粮食贸易商表示,这批采购更多的体现是中方在展示购买美国粮食的承诺,“因为美国小麦并非最便宜。因此,购买这些货物更多是出于政治动机”。
周四,一位大陆农业商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中共国有粮食采购商中粮集团(COFCO)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期间,举行了大豆采购签约仪式,但未透露任何细节。
贝森特:中共将大豆当政治棋子上周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与中共党魁习近平在韩国会晤后,北京承诺将从美国进口更多商品,包括恢复大豆大宗订单。
白宫表示,中方将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购买至少1,200万公吨美国大豆,并在未来三年内每年购买至少2,500万吨。不过,北京尚未证实这些具体采购数字。
近期,市场预计美国的销售将恢复,南美价格有所回落之际,大陆进口商购买了20批价格更便宜的巴西大豆货物;而在此次“川习会”前,中粮集团曾购买了3批美国大豆货物。
美国财长贝森特上周四(10月30日)向福克斯商业频道表示,中共将美国大豆当作政治棋子,“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他说,东南亚其它国家也已同意额外购买1,900万吨美国大豆。
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称,即使在2020年新冠(中共病毒)疫情扰乱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到2021年,中方也只购买了其承诺购买的美国农产品的83%左右,显示让北京执行协议的难度一直存在。
(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11/6/n1463076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