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家民营企业在广西隆林县投资数百万元,却遭遇当地政府部门的反复无常和推诿扯皮。尽管该企业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四次胜诉,但其合法权益至今未能得到保障。此事件不仅凸显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更折射出中国营商环境恶化及官场腐化的痼疾。
投资承诺成空 企业深陷泥潭
据河南电视台“大象新闻”5月16日报导,广西百色海云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隆林分公司(简称“海云公司”)总经理岑海云近日讲述了公司两年来的维权困境。
海云公司于2020年进入隆林市场,投放50台新能源出租车,有效解决了当地“三马仔”和“摩的”泛滥造成的交通乱象。随着运营的成功,市场出现运力不足,海云公司于2020年12月申请新增50台新能源出租车。
2021年5月7日,隆林县工业交通组会议纪要“原则同意”海云公司新增车辆,并以通过8月份的考核作为前提。海云公司顺利通过考核,并投入400多万元购置了50台新车。
然而,当车辆到货后,隆林县交通局突然变卦。
虽然隆林县交通局内部会议认为新增50台出租车“可行,同意投放”,并于2021年11月22日向县政府提交请示,但县长黄健生仅作出“上会”批示后,将此事无限期搁置。
2022年3月,隆林县交通局以“市场饱和”为由拒绝批准,仅仅与之前的“同意”相隔四个月。海云公司提起行政复议后,县政府撤销了交通局的答复。然而,交通局又以企业“不具备法定条件”为由,再次拒绝批准。
民企四次胜诉无果 遭官场“踢皮球”
面对这种情况,海云公司先后提起一次行政复议和三次行政诉讼,全部胜诉。尽管如此,隆林县交通局仍拒绝为企业办理手续。交通局甚至在最后一次败诉后,又以“公司不予提交审批材料”为由拒绝批准。
录音证据显示,隆林县交通局内部人员承认:“本身我们局里站在你们这边的,我们请示也打了,就是县里他们不通过。”交通局局长杨明杰更直言:“我一个县委政府行政机构而已,领导都不同意了,我不敢给。”
企业负责人岑海云多次往返于交通局和县政府之间,却总是被互相推诿。交通局称“找县政府解决”,县政府则说“这是交通局的事”。岑海云感叹:“他们就是这样,都是打太极的好手,就是不解决问题。”
该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强烈关注,不少网友直指问题根源在于地方权力不受制约,多数认为问题出在地方领导层面,可能存在权力寻租现象,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公信力和营商环境。
有网友评论说:“明显问题出在县长身上”,“领导没收到好处,当然不买账了”,“这是领导不批,哪怕法院判了也不管用”,“有钱千万别往那种地方投”。
地方政府“以刑化债” 女企业家讨债被抓
海云公司的遭遇,无疑是中国营商环境恶化的一个缩影,也再次敲响了警钟:在权力寻租和不作为的中共官场生态下,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新浪财经”此前曾刊登一篇题为“紧急禁止和停止地方以置留民营企业家交钱放人方式补充财政收入”的署名文章,文章作者为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主任周天勇教授,他曾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周天勇教授在文章中透露,最近各级地方财政普遍困难,地方各级党委向党政司法各机构都分派了补充地方财政收入的任务。(延伸阅读:中共地方政府为补财政“绑票勒索” 教授吁禁止)
文章认为,“收支和还债形势所迫,可以理解。但是让地方各级纪委去通过置留行过贿、或者有行贿嫌疑、甚至有人捕风捉影举报的企业家,都进行置留,采取交钱放人的方式,获得地方财政收入,蔓延开来,肯定会形成再一次国民经济的灾难。”
在此之前,据《中国经营报》报导,少数民族女企业家马艺珈伊,为贵州省六盘水市承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等10个政府项目后,持续讨要工程款多年。2023年年末,马艺珈伊被当地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
在马艺珈伊被抓前,为她代理债务执行的律师、律师助理等十余人已被刑事拘留,涉嫌罪名均为“寻衅滋事罪”,此项罪名被称为“口袋罪”。
在中共高层多次表态支持民营经济的背景下,上述马艺珈伊以及海云公司的案例无疑是巨大的讽刺。
今年2月,中共党魁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提到,“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并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对此,《联合早报》引述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的观点认为,从新华社通稿判断,民营企业座谈会谈的还是老调常谈问题,对于要如何解决民营经济面临的问题,似乎没有给出明确思路。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教授孙国祥此前对大纪元表示,中共矛盾的政策非常多,政治挂帅与发展经济冲突越来越严重。中共推出条例发展民营企业,但控制民营经济的思想没改变,就出现矛盾现象。
(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5/16/n14511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