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见网提供多款免费翻墙软件,也提供免翻墙网址,为持续能看到真实信息,请記下明见网即时ip索取信箱:mingjianweb@gmail.com,並下载「无界浏览」与「自由门」「神州明见」等翻墙软件。 
 
——国安部第十局组织架构、行动模式与国际影响

编者按:本文1万7千多字,首次系统揭开中共国家安全部第十局的真面目。作者为深耕情报领域多年的研究者,长期追踪中国情报与影响力活动。本文披露的第十局内部架构、人事、运作模式与真实案例,为目前中英文公开资料中最详尽、最权威的版本。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Ministry of State Security, MSS)自1983年组建以来,始终承担着维护政权安全、应对国内外复杂威胁的核心任务。其中,第十局作为专责海外反间谍和政治安全的关键部门,具有高度隐秘性和复杂性。本文系统梳理了第十局的历史演变、组织架构、行动模式,深度分析其在全球侨界监控、异见压制和中共海外影响力拓展中的作用。通过对领导层变迁、典型案例及跨机构协作的追踪,结合美欧情报披露与中方文献资料,揭示第十局如何成为中共全球情报体系的重要支撑与政权稳定的“隐形防线”。本研究有助于填补学界对中共海外安全力量的认识空白,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国际安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目录
引言
1. 历史背景及第十局的设立
2. 领导层、结构及关键人员
3. 第十局的行动范围与领域
4. 重要行动、任务与事件
5. 情报收集方法与技术
6. 与其它国家安全部局、中共军方单位及国家机关的协作
7. 国际活动与影响行动
8. 设施与行动地域
9. 第十局的战略目标与指导思想10. 在中共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体系中的角色

引言

随着中国国力提升和全球布局的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的海外延伸已成为国际安全和情报学界关注的核心议题。中共国家安全部(MSS)作为中共体制下最为隐蔽且具全球触角的情报机关,其内设各局承担着多样化且专业化的安全任务。尤其是第十局,以“对外保防侦察”之名,系统负责海外华人社区、流亡异见人士以及外部威胁的预警、干预和镇压。近年来,全球多国不断揭露中共针对侨界与异见群体的大规模监控、跨国施压甚至选举影响行动,将第十局推向舆论与政策的风口浪尖。

1. 历史背景及第十局的设立

国家安全部(MSS)于1983年成立,由中国共产党中央调查部与公安部反间谍部门合并而成。此项重组由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提出,并于1983年6月20日批准,旨在“保护国家安全,加强反间谍工作”。自成立之初,国家安全部的任务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共对外国渗透和内部异见的高度关注。MSS各局结构旨在应对外部和内部安全威胁,符合中共认为内部反对势力常与外部“敌对势力”相联结的观点。

其中关键单位之一是第十局,其使命随着时间演变。早期外部分析(约20世纪90年代)将第十局描述为“科技情报局”,专注于从西方收集经济、科技情报。这反映了中国80~90年代获取外国技术的推动(类似俄国及东欧情报机构的做法),并从毛时代单纯政治情报转向技术情报。然而,权威中国资料及后续调查显示,第十局核心职能并非单纯技术间谍,而是“对外保防侦察”——即面向境外的反间谍和安全行动。中文称为“对外保防侦察局”,常译为“对外安全与侦察局”。其设立源于监控和消除海外华人社区及外国实体中被视为威胁的需求,特别是在1989年天安门事件后,海外异见人士大量流散,角色尤为重要。至90年代末,MSS正式明确第十局职责为“监控驻外机构人员及海外留学生,调查海外反动组织活动”,表明该局可能于80年代中期设立或改组,专门防范“外部颠覆势力”及海外异见。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MSS结构的公开信息稀少且有时矛盾。例如,1997年香港一份报告误将第十局定位为科技情报局,而1998年中共内部组织记录明确将其定义为对外反颠覆单位。此差异或因MSS优先级变化,或为误导——MSS局名通常故意模糊。总体来看,至2000年代,第十局已确立为MSS海外反间谍及政治安全部门。其设立与演变反映了中共安全战略的转变:从单纯收集外国情报支持发展,转向积极防范来自海外的中共统治威胁。

2. 领导层、结构及关键人员

领导层:MSS各局局长身份高度保密,但与第十局相关的少数高层官员已为人知。著名者如马建——国家安全部职业官员,曾任第十局局长。其任内明确负责监控海外中共官员及留学生,调查海外“反动”组织。2006年,马建升任国家安全部副部长,显示其职务的重要性。2015年,马建因腐败被拘捕并定罪,成为习近平反腐运动中首位被公开罢免的国家安全部副部长。其倒台与其和富商勾结有关,暴露内部严重腐败,也体现习近平整顿安全系统的决心(此前安全系统受周永康等人影响)。此后第十局一度缺乏公开领导人,至2025年局长仍未公开。MSS的保密文化使局长通常仅在升至副部长级或爆发丑闻时才为外界所知。

历史上,MSS由部长及数名副部长领导,每位副部长可能监管多个局。第十局可能向主管反间谍或政治安全的副部长汇报。例如,2000年代初晋升的邱进曾主管第八局反间谍调查,虽非第十局出身,但其晋升轨迹表明了局长晋升路径。马建被免后,可能由第十局内部或省级部门高级官员接任,但无公开资料证实。

结构与分支:据专家分析,第十局内部按地区或目标类别划分多个部门,具体细节未公开。其中文名“对外保防侦察”字面含义为对外保护与侦察,表明双重职责:保护海外中共利益及人员、侦察境外敌对势力。实际工作包括:

– 按地理区域划分的海外华人社区及留学生(如北美、欧洲、亚太等)
– 境外异见或分裂运动(藏人流亡团体、维吾尔活动家、台湾独派网络、法轮功、民主组织)
– 监控驻外中共官员及侨民,防止叛逃或针对他们的间谍活动
– 反间谍联络,与其它局或本地线人合作监视涉华侨的外国实体

各部门可能与驻外MSS站点或外交掩护官员协调。省级国家安全厅也支持第十局任务,如广东、山东MSS官员曾在美国监视异见人士案件中担任操控者,表明省级单位参与海外行动(可能针对本省籍侨民)。尽管指挥链不明,第十局总部负责指挥这些行动,整合中央与地方情报。

关键人员:除马建外,少有第十局人员公开。2022年美国起诉的四名MSS官员(Feng He, Jie Ji, Ming Li and Keqing Lu)来自广东、青岛,虽未明确所属局,但其任务与第十局职责相符,可能受第十局或其省级分支指挥。

无公开组织图显示第十局副局长或部门。2010年代MSS共设18个编号局,第十局在反间谍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与第七局(反间谍情报)、第八局(反间谍调查)、第九局(对内保防侦查)协同,第十局专注境外,常与第九局(对内保防侦查)形成阴阳配合,也与第二局(外交掩护)密切合作。

综上所述,第十局领导层神秘,历来由资深反间谍官员执掌,结构按全球华侨区域及目标群体划分。其人员是MSS海外间谍大军的一部分,据估计全球约4万人,低调行动,确保中共“眼睛和耳朵”遍布全球华人社区。

3. 第十局的行动范围与领域

任务范围:第十局涵盖反间谍、政治安全及情报收集,涉及海外中国公民及利益。官方表述为“监督和监控境外中国机构人员(如使馆、企业、学生会),调查海外敌对或反动组织活动”。职责跨越两个领域:

– 保护性安全:保护国家机密及海外人员免受外国间谍或叛逃威胁
– 进攻性反颠覆:监视并破坏北京视为威胁的境外团体

主要关注领域:

– 华侨及留学生:紧密监控海外华侨,尤其是学生和访问学者。中国资料称其“负责监控驻外机构人员及海外留学生”,监督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及其它侨团,确保其遵循中共路线。局官员或代理人参加社区活动,监视异见人士、报告反共情绪,既为情报收集,也为政治影响。Mattis和Brazil指出第十局“管理海外中国学生组织”,意在引导或渗透这些群体。
– 境外“敌对”组织:北京将多种流亡或反共团体视为“反动”或“敌对势力”,第十局针对包括:
– 民主异见网络:如1989年学生运动海外分支、人权NGO– 民族分裂运动:藏人流亡政府及倡导团体、维吾尔世界大会、蒙古等
– 台湾独派组织:虽台湾情报部分由其它局负责,但第十局监控海外台独活动并反制
– 中国被禁宗教或精神团体:如海外法轮功
– 反共媒体及活动家:海外华语媒体批评中共、知名异见人士(作家、YouTuber等)

该局收集情报并采取措施消除“威胁”。美国起诉书显示,自2011年起,MSS官员指挥代理人在美搜集“民主活动家、台独倡导者及维吾尔、藏人活动家”信息,这是典型的第十局行动。

– 防止叛逃及忠诚监控:防止中共官员或公民海外叛逃、泄密。监控驻外外交官、科学家、留学生。用语“驻外机构人员监控”暗示MSS派驻使馆的“安全官”观察中共外交人员及访问团,防范叛逃或被外国间谍接触。第九局负责国内类似保护,第十局则延伸至海外。

– 经济与科技情报(次要):虽非主责,但第十局可能通过侨界渠道收集经济科技情报。早期误认为其为科技情报局,因海外华人学者可能是先进技术源。实际上,第三局负责政治经济科技情报收集,常通过外交官和工业间谍。第十局支持监控海外学者,寻找招募或技术转让机会,可能与第十三局(网络技术)协作,如需黑客攻击异见者通讯。分析指出第十局与网络单位合作渗透侨界,参与影响行动。

方法与手段:

– 线人网络:招募侨界成员为线人或代理,可能是同情者或被胁迫者。如纽约学者王书君为秘密资产,向MSS报告异见者。通过爱国情怀、金钱激励或威胁家属培养资产,学生和访问学者是重点。
– 卧底官员:MSS官员在海外以官方掩护(外交、媒体、学者)或非官方掩护(商人、旅客)身份活动。第一局管理“秘密线”(非官方掩护),第二局管理“公开线”(外交掩护),第十局利用两者。例如,官员可能伪装科技公司代表接触华人科技专业人士,或使馆文化参赞暗中监管学生团体。约4万海外中共情报人员多用新闻、学术、商业掩护,非职业间谍而是合同工或兼职资产,降低暴露风险。此“群众战术”是MSS的故意策略,利用大量名义无害的中共代理人压倒外国反间谍。

– 监视与窃听:第十局可调用MSS技术部门进行海外目标监控。第十四局负责邮件及电信拦截。针对侨界异见者,MSS可能指使黑客攻击其邮箱、电话,安装恶意软件,常被归因于国家黑客。FBI指出江苏安全部门关联黑客针对维吾尔活动家。第十局协调此类网络入侵以监控政治异见。

– 秘密行动与骚扰:除情报收集外,第十局被认为参与破坏或恐吓海外批评者,如匿名威胁、组织亲中反抗示威,甚至胁迫行动。2021-2022年,美国指控MSS策划破坏一位华裔异见者(天安门事件幸存者)参与国会竞选,试图雇私家侦探诋毁或伤害这位候选人。此类大胆行动显示第十局为消除海外异见不惜跨国镇压。

– 联络与统战策略:第十局与中共统战部(UFWD)并行,后者公开拉拢海外华人及影响外国精英。第十局向统战部提供情报,有时借助统战网络掩护行动。MSS第十二局专责统战工作,表明情报与影响行动紧密协作。统战部用“软”手段(文化活动、乡亲会、商业联系)影响侨界;MSS则提供秘密“棒子”,监视并于必要时压制异见。

第十局覆盖海外华人安全情报全领域,是中国海外秘密警察和反间谍机构,严密监控西方大学留学生及流亡异见者。其工具从传统间谍手法(招募代理、信息死信箱、加密通讯)到现代网络间谍,体现MSS内外安全融合,将侨界视为潜在资产与威胁,确保“党的眼睛触及每个海外中国人”。

4. 重要行动、任务与事件

由于MSS高度保密,第十局的具体行动通常仅在被外国反间谍机构揭露或内部泄密时曝光。以下为与第十局职责相关的若干著名任务和事件:

– 监视美国境内异见人士(2011–2022):2022年,美国司法部公开起诉四名MSS官员及一名中共代理人,指控其长达十年的监视行动,针对中国异见人士、人权领袖及民主活动家。该中共代理人是纽约73岁的学者王书君,王书君潜入华人民主社区,秘密向MSS报告。法庭文件显示,他被指示搜集香港民主倡导者、维吾尔和藏人活动家及台独支持者的个人信息。MSS官员远程指导其目标和报告内容,甚至让其撰写“日记”形式的谈话记录。此行动被美国称为“猎狐行动”,与公安部的同名项目不同,体现第十局典型作风:利用社区内部人士监控侨界异见。FBI称此案“揭示中国政府对沉默批评者的严肃态度,目标遍及美国及全球”。这可能是迄今最明确的第十局针对海外华人异见的行动案例,且与广东、山东省级MSS办公室协作。

– 骚扰与胁迫海外异见人士:多起事件显示协调恐吓或遣返异见者:

– 针对国会候选人的阴谋(2021):据美国司法部文件,一名中共MSS代理人(卢建旺)在中国雇用纽约私家侦探,企图破坏熊焱竞选(美军退伍军人、天安门事件幸存者)。该代理人建议使用“美人计”或暴力手段诋毁或伤害熊焱。此阴谋被FBI挫败,显示MSS为惩罚反共立场不惜跨境使用肮脏手段,类似冷战时期苏联的克格勃。此类针对美国选举参与者的行动凸显第十局活动已涉入外国政治,超越单纯监控。

– 跨国镇压(“猎狐行动”):中共政府全球追逃行动主要由公安部领导,MSS有时参与,尤其针对政治人物。2020年,美国指控七人(含疑似MSS资产)在新泽西跟踪骚扰一名中国流亡者,逼其回国。FBI官员称此类行动旨在“限制言论自由、攻击异见,维护共产党权力”。此类行动,公安部通常利用法律手段(如国际刑警红色通缉令),而MSS负责秘密监控和恐吓。第十局自然参与了定位异见者及协调秘密胁迫。

– 书商与富豪失踪案:虽细节不明,但MSS被怀疑参与多起海外中国大陆或香港公民的失踪案。如瑞典籍书商桂民海2015年在泰国失踪,后被拘押到中国。2017年,亿万富豪肖建华疑似在香港被绑架。此类行动可能由省级MSS局(如广东)执行,属对外安全工作。2020年前香港特殊,官方不公开MSS活动,但第十局与第四局(港澳事务)可能秘密运作,抓捕政治敏感人物。此类事件体现第十局的极端职能——违反东道国法律的跨境绑架,反映北京最高层指令“无所不用其极”地消除威胁。

– 西方学术与产业渗透:第十局也参与模糊情报收集与影响活动。典型模式是招募西方华人学生或科学家为实验室或企业线人,窃取技术或专有信息。尽管大部分技术间谍归咎于中共军方网络单位或MSS技术局,但第十局提供人力网络。例如,MSS官员曾接触华裔科学家,传递研究数据回国。2018年,江苏省安全厅副处长徐炎钧在比利时被捕,涉嫌窃取航空技术,招募通用电气内部人员。虽属省局案件,但反映了MSS全球技术窃取努力。第十局支持此类任务,提供旅行掩护、背景调查及安全渠道。

– 与统战部影响行动协作:第十局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影响行动中扮演幕后角色。2019年澳洲叛逃者王立强称曾协助中共情报干预台湾选举、渗透香港抗议运动,涉及资助亲中候选人及控制学生会。虽其可信度受质疑,但澳大利亚安全机构证实了广泛的中共间谍活动。加拿大2023年情报泄露指控中共干预选举,主要通过统战部和外交官,MSS提供情报支持。第十局虽未公开露面,但极可能监控华裔政治人物,向北京反馈“培养”或打压对象。

– 反间谍成效:防御方面,第十局在防范外国间谍渗透上取得一定成效。中共官方媒体偶尔披露破获间谍网或逮捕双面间谍案例。2021年,MSS公布一名中国籍双面间谍被捕,虽细节少,但可推测其在海外被接触,第十局可能监控并最终将其拘捕。MSS声称外国情报机构持续试图通过海外渠道渗透中国科研领域、国家安全机关积极破坏。每当中国籍疑似CIA线人曝光(如2010-2012年美国间谍网络),都是第十局在侨界监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习近平上台后强调“严打内鬼和外国间谍”,2017年后情报机构权威大增,显着增强第十局能力。

第十局活动战略清晰: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政权,跨越国界。无论间谍、破坏还是绑架,目标均为北京担忧的可能组织反对或削弱中共权威的个人与团体。此类事件引发国际反弹——FBI逮捕、外交丑闻等,罕见揭示该局面貌。美国等国公开指责MSS“在全球范围内以数十年未见的规模和节奏进行激进行动”,称中共间谍“如同苏联的超级版本”。第十局是这一全球影响力的核心,负责近年来多起最具争议的海外间谍案件。

不确定或推测关联:部分事件仅推测与第十局有关,缺乏官方确认。如土耳其维吾尔流亡者遭压迫、加拿大华人教会被监视等报导,难以明确是第十局、省局还是统战部操作。本报告将此类联系标注为“未确认”。但整体证据显示,凡涉及华侨或海外异见者的中国情报活动,多与第十局有关。

5. 情报收集方法与技术

第十局结合传统间谍手法与现代技术完成任务,已知及推断方法包括:

– 人力情报(HUMINT):人力情报是第十局行动的核心,包括招募目标社区代理人、培养线人、派遣掩护官员。多数代理为海外华人,因语言文化相通易于接触。局方常利用学生监视同学,或拉拢社区领袖报告政治态度。面对面会晤常在中国境内进行,如纽约代理王书君被指示赴中国与操控者会面,借家访或学术会议掩护,确保安全沟通。

– 安全通讯:第十局官员使用加密应用、邮件及密码语言与资产联系。美国异见监控案中,操控者通过“加密通讯应用和邮件”指挥代理,代理撰写加密“日记”文件供MSS远程访问。云邮件草稿、隐写术、死信邮箱是常用手法。MSS官员频繁更换手机和账户规避侦查,常用中国平台(QQ、微信)端到端加密,虽易被西方信号情报截获。第十局可能与第十三、十四局技术部门协作,提供加密及网络安全支持。

– 电子监控与网络行动:人力情报同时辅以网络间谍。第十局可请求黑客攻击或电子窃听。中国网络单位(含APT40、APT17等MSS关联黑客)被捕时常针对海外华人异见者邮箱、聊天群及手机。网络安全报告揭示针对藏维活动社区的恶意软件攻击,疑为国家安全机关策划。2020年美国起诉两名与MSS合作的中国黑客,涉及全球窃取新冠研究等数据。天津国家安全局(MSS省级机构)与APT10黑客团伙有关,显示省局具备网络能力。第十局可能与此类单位联动,针对目标通讯或侨界论坛实施监控。DNS劫持、钓鱼攻击、手机间谍软件均被用于海外华人活动家,体现高度技术融合。

– 实地监视:MSS官员及本地线人对目标实施实地监控,包括参加公开活动(集会、会议)、尾随目标。典型任务如监视海外天安门事件纪念活动参与者。曾有报导指中共特工赴美异见者家门前留恐吓字条、安装GPS追踪器,符合MSS恐吓手法,虽当时公安部人员亦涉案。第十局海外行动可能与当地私家侦探或华裔雇员合作,减少中共官员直接曝光的可能性。西方反间谍机构认为MSS利用庞大侨界作为“地面眼睛”,普通游客或学生可被动员观察异见活动,实现“群众外包”。

– 技术装备:MSS使用多种间谍设备。第十三局负责研发和配备间谍器材。第十局可能使用微型录音设备、隐蔽摄像头、IMSI捕获器(手机监听器)及邮件拦截。中国资料称第十四局负责“邮件检查和电信控制”,暗示MSS可截获国际邮件或包裹。异见者寄送材料时邮件失踪事件疑为MSS干预。2019年波兰曝光一名MSS二局官员携带疑似间谍电子设备,技术手段与第十局有交叉。

– 开源情报(OSINT):侨界动态大量依赖开源情报,包括新闻、社交媒体、出版物。第十一局通过其对外形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CICIR)开展广泛开源分析,研究海外华人政治趋势,为第十局提供目标优先级和策略。社交媒体监控尤为重要,MSS追踪推特、脸书、微信、Telegram等平台上的异见网络。近年来,国家安全官员警告外部利用社交媒体煽动动乱,反映对这些平台的密切关注。第十局官员可能以化名潜伏华人聊天群,收集基层舆情。

– 与当地合作伙伴联合行动:部分国家,尤其与北京关系友好的东南亚、中东、非洲国家,MSS可借助当地情报或警方协助拘捕或驱逐异见者。第十局协调此类案件。2006年乌兹别克斯坦引渡维吾尔活动家尤素甫切利尔,即疑由中共特工与当地安全部门合作。泰国应北京要求遣返中国避难者亦疑有MSS参与。

可以显示出,第十局运用人力、电子、心理多重手段,采用多种方法。若异见者亲属在中国受胁迫,第十局可联动公安部施压。若加拿大学生群策划抗议,第十局可派网络单位黑客攻击微信群,同时内部线人报告计划。此多管齐下策略使目标难以规避,实质将中共监控延伸至海外华人家门口。

6. 与其它国家安全部局、中共军方单位及国家机关的协作

在国家安全部内部:第十局并非孤立运作,而是MSS多个局组成的矩阵之一,常在案件中协作:

– 与第九局(对内保防侦查)紧密合作。第九局监控境内外国实体及“反动”组织(如境内外国NGO、地下政治团体)。海外异见团体若被第十局盯上,其境内支持者或亲属可能受第九局监控。两局共享情报,形成境内外完整目标画像。例如,若第十局发现海外学生活动家,第九局随即监控其国内亲友。

– 与第七、第八局(反间谍情报与调查)协同。第七局收集外国间谍情报,尝试策反外国特工,第八局负责国内间谍调查。若外国情报机构招募海外华人,第十局监控接触并反馈给第七局,争取将其转化为双面间谍。反之,若第七局获知涉华间谍网络含华裔成员,第十局就协助境外跟踪。举例:CIA招募欧洲华人学生,第十局监控其侨界联系人,第七局处理中国境内行动。习近平时代强调打破部门壁垒、统一反间谍战线。

– 与第二局(外交情报“公开线”)和第一局(“秘密线”)密切配合。这两局为MSS海外官员提供掩护。第十局官员可能名义上属于第一局(非官方掩护)或第二局(外交掩护),但执行第十局任务。许多使馆内情报收集与华人安全监控职责模糊,常由同一MSS站点承担。第十局借助第二局管理的全球“合法”驻地特工网络。

– 第十一局(情报研究分析),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CICIR)代表,可能为第十局提供海外华人研究报告,如澳大利亚或美国侨界政治趋势,帮助确定目标优先级。CICIR学者常与外国代表团接触,亦可能发现潜在招募对象,向第十局通报。

– 第十二局(社会调查/统战联络) 负责MSS在中共统战体系中的角色,可能与第十局协调海外华人协会、媒体及意见领袖的行动。例如,统战部举办全球华人大会,第十局可借机安插特工或线人。第十二局向第十局介绍被视为“友好”的侨界人物,便于获取情报或协助监控。反过来,第十局对社区中敌对或中立人士的发现可反馈统战部,指导其影响策略。

– 第十八局(反恐或美方行动):关于第十八局职能存在不确定性。中国资料称其负责反恐,处理如海外“维吾尔极端分子”等威胁。西方报导(引自Mattis & Brazil)称近年来第十八局为“美方行动局”,专门针对美国秘密行动。若属实,第十局与其必有密切合作,因美国华裔社区及美国社会目标重叠。例如,美方行动局可能渗透美国政治圈,第十局提供华裔社区情报。此信息属推测,未获官方确认。“反恐行动”亦依赖第十局网络定位目标,第十八局提供“恐怖组织”专业分析。

与中共军方及其它国家机关:

– 军队情报:中共军方拥有独立情报单位(原总参二部,现联合参谋部及战略支援部队负责网络/信号情报)。传统上,军方情报聚焦军事防务技术,MSS负责政治、经济及反间谍。两者在技术间谍及海外行动有交叉。1983年后早期军方主导对外情报,MSS逐步壮大。现阶段,MSS全球活跃,双方仍协调。例如,军方网络单位(如臭名昭著的61398部队)与MSS网络单位共享工具、协调目标。第十局主要负责海外华人敏感岗位(如外军或防务产业华裔),初步人力情报由MSS采集,后续军方介入军事情报。双方曾联合发动“ShadowPad”恶意软件攻击,显示信息共享或界限模糊。

– 公安部(MPS):国内公安负责多项内部安全任务,境外则由MSS主导。但两者合作密切,尤其跨国执法与追逃。著名“猎狐行动”由公安部领导,MSS官员有时随队出国。公安部专注经济逃犯,MSS关注政治流亡者。目标兼具两者特征时合作无间。例如,美国一名被通缉前官员遭中国当局威胁,公安部人员持旅游签证施压,MSS提供家属及资产情报。美国起诉文件称此类行动旨在压制异见,暗示MSS协调。另有争议的海外“华人警务联络站”由地方公安主导,但广泛怀疑MSS利用其掩护监控侨界。两机关均隶属中央政法委,习近平2022-2023年强化国家安全,促使MSS与公安合作更紧密。

– 统战部(UFWD):中共中央统战部非安全机关,但在海外影响网络中至关重要。第十二局为MSS与统战部桥梁。统战部是“公开臂膀”,通过文化、商业活动拉拢侨界及外国精英,MSS是“秘密臂膀”,确保控制与合规。例如,加拿大选举干预案中,统战部相关人员资助候选人,MSS负责秘密监控确保行动隐蔽。统战部第十局(海外华人事务局)负责联系海外华人领袖,极可能与MSS第十局信息互通——一方公开协调“友好”侨领,一方秘密监视“敌对”人士。此类协调通过使馆或领事馆小组会议实现。使馆政治处通常负责统战工作,教育文化处联系学生,MSS官员常名义上挂职于此,统战与MSS角色界限模糊。

– 外交部(MFA):MSS官员多以外交掩护身份活动,需与外交部协调。中共大使及总领事通常知晓MSS人员存在(甚至参与统战)。第十局依赖领事馆接触当地华人社区,领事官员安排与学生领袖会面或社区活动,MSS官员借此掩护。美国曾报道休斯顿中共领事直接指示华人协会组织反美示威,疑有MSS支持。外交部公开否认间谍活动,但内部默许:MSS外交局负责与使馆联系,协助驱逐疑似间谍或情报外泄。外交部还负责曝光事件后的公关,如被驱逐MSS官员被称为“外交官”,并予以否认。第十局执行任务,外交部负责善后及官方回应。

– 国有企业及其它部委:MSS有时利用中国企业或民间机构资源。大型国企在“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掩护和后勤支持。能源企业海外代表可能是MSS官员或愿意接待MSS人员。第十局关注政治目标,可能与国有媒体记者(兼线人)或教育部负责留学生官员合作。例如,海外中共国有媒体机构被曝雇用向MSS报告异见抗议的记者。MSS第十七局(企业局)管理假公司及商业运作,海外秘密活动资金与法律结构多由其负责。文化中心推广中共叙事可能是统战与MSS联合项目,企业局负责资金,第十局派遣人员。

综合来看,第十局是中共安全目标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频繁与MSS兄弟局协作,涵盖反间谍与影响各方面。它与中共军方情报、公安追逃、统战操控及外交掩护紧密交织,体现中共安全国家的“全政府”模式。第十局专注对外华人目标,借助多方能力放大影响力和效能。

7. 国际活动与影响行动

国家安全部第十局是中共国际秘密行动的关键力量,尤其针对通过华人侨界影响外国社会。其插足之处遍布各大洲,参与多种影响与间谍行动:

– 美国:美国拥有最大、最活跃的华人民主及少数民族异见社区,是第十局重点战场。前述FBI揭露的监控行动及破坏国会竞选案即为例证。除此之外,MSS影响渗透学术与科技领域,招募顶尖高校和科技企业的华人线人。美国当局警告部分中国学生会实为中共官员指导,监控批评者并施加同侪压力。2020年,一名美国大学中国学生秘密录音同学民主言论,传回中国,导致其家属遭骚扰(国会证词披露)。此类活动虽未明确标注为MSS,但符合第十局侨界监控及跨国镇压模式。选举干预亦成关注焦点:俄罗斯抢占头条,中国通过MSS与统战部低调活跃。2022年,美国司法部指控干预纽约市选举,针对熊焱案。2023年,FBI逮捕两名纽约男子,运营非法“中国警务站”,监控恐吓异见者,其中一人与MSS关联的“和平统一促进会”有关。此类事件显示第十局侨界控制职责可延伸至美国境内影响行动,旨在塑造有利北京的局势或压制反共声音。

– 加拿大:加拿大华人移民众多,拥有维吾尔-加拿大活动家如克耶‧吐尔都什及香港侨界团体,成为中国间谍和干预热点。2022-2023年加拿大情报泄露指控中共干预选举(向亲中候选人输送资金、培养政客)。虽多归因于统战部及中共领事馆,但MSS提供情报与秘密力量。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报告称疑似MSS特工跟踪恐吓批评北京的华裔记者。多伦多一维吾尔活动家遭威胁、通信被黑,疑国家支持间谍行为。第十局可能主导此类行动,识别关键异见者,协调领事馆消除威胁。2023年3月,加拿大在公众压力下启动调查,间接承认MSS破坏的存在。此类影响行动旨在遏制加拿大华人反共活动,扶持亲北京政客。第十局成效参差,虽令部分社区自我审查,但曝光引发政治反弹,影响中加关系。

–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近年来两国因中共影响行动备受关注。澳大利亚华人侨界庞大,且与美国战略同盟紧密,成为中共“前所未有的间谍浪潮”目标。2019年澳洲政治助理张某涉中共国家安全调查,出逃者王立强指MSS干预澳洲学术与媒体。澳大利亚安全情报局(ASIO)2020年挫败一宗植入联邦议会的中共间谍阴谋,疑与MSS有关。第十局与统战部合作,试图拉拢华裔社区领袖及捐赠者,扩大北京影响。新西兰一名华裔议员被曝曾与“解放军学院”有联系,虽非MSS直接涉案,但反映其影响生态。两国均加强反外国干预法律。MSS活动旨在压制批评声音(如施压华文媒体),软化主流政治态度。

– 欧洲:欧洲华人社区较小,但关键异见者(流亡作家、德国维吾尔世界大会等)集中。德国国内情报机构多次警告中共间谍活动,包括利用LinkedIn招募线人(数千德国公民被接触)。MSS在欧洲经济间谍与侨界反共活动交叉。德国维吾尔流亡者报告遭中共特工电话威胁。法国藏人社区怀疑被中共使馆渗透。2022年英国MI5警告律师Christine Lee为中共代理人,影响英国政界,虽疑统战部主导,但MSS可能提供情报支持。欧洲多国发现“秘密警务站”,如西班牙、荷兰,疑为中共安全机构监控华人。欧盟议会2022年报告指出“MSS深度参与海外影响行动”,特别点名第十局渗透侨界,显示欧洲对第十局政治战工具的认知提升。

– 亚洲及发展中国家:

– 香港与澳门:MSS在香港澳门活动比较谨慎,尤其1997年前香港英治时期。第十局将香港民主运动及媒体视为“境外”敌对势力。2019年香港抗议中,报道大陆特工混入,疑为MSS及公安人员,执行监控及指挥。2020年国安法实施后,北京设中央国安公署,疑有MSS官员公开监控镇压,取代第十局秘密职能。澳门政治较平稳,MSS关注赌场资金流及潜在颠覆。

– 台湾:官方由台湾事务系统及中共军方情报主导,但MSS亦有涉入,常通过香港渠道或侨界执行。第十局可能负责境外台湾相关反颠覆,如监控台独活动及影响台侨。部分资料称第十五局负责台湾事务,MSS多点布局。第十局监控如美国、日本等地台湾活动,关注其与大陆侨界及统战联系。

– 其它亚洲及非洲: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华裔众多,且常为中国异见者中转地,MSS在此较为自由。案例包括泰国绑架中国异见者及土耳其维吾尔监控。非洲和拉美虽非传统异见者避难所,但随着中国投资和侨民增长,MSS全球视野扩展。南非、阿根廷等地华人社区设有中共警务联络官,表面协助治安,实为政治监控。随着“一带一路”推进,MSS利用民间掩护设立监听点及代理网络。第十局职责涵盖保护海外中国工人及项目免受间谍及意识形态“污染”。2015年缅甸政治动荡时,中共情报提供“华人安全建议”,疑由第十局执行。

– 信息与叙事塑造:第十局还涉及侨界媒体的隐秘资助与编辑影响。通过控制华文报纸、电台,既收集信息(社区成员投诉、电话互动),又传播宣传,压制异见声音。美国、澳大利亚部分华文媒体被亲共资本收购,立场明显亲北京。统战部主导此类媒体影响,第十局提供记者背景调查、识别顺从或需压制的媒体人物,甚至通过中间人操控敌对收购。此类影响行动模糊“国家安全”与软实力界限:非以监禁,而是控制海外话语权实现异见沉默。

总体而言,第十局国际行动战略明确:将中共安全体制延伸至境外,先发制人消除威胁,防止海外反共力量形成国际联盟。通过监控与对侨界施压,阻止类似苏联流亡政府或中东起义的海外支持。此种激进作风日益引发全球关注和反弹。曾默许中共对流亡者间谍活动的国家,现纷纷谴责“跨国镇压”。FBI、CSIS、ASIO、MI5等机构积极调查起诉MSS活动。第十局因此更趋隐秘,依赖私家侦探、第三国会面规避侦查。国际反弹或限制明显骚扰行动,但情报收集难以停止。只要中共视海外批评为生死威胁,第十局就将持续全球运作,调整战术,追求其战略目标。

8. 设施与行动地域

总部与设施:第十局总部设在北京,与国家安全部其它部门共处。MSS主办公楼高度机密,官方注册地址为北京市东长安街14号(国务院园区),但实际作战总部疑位于海淀区(北京西北部)。中国资料显示,MSS牌匾最初挂于公安部园区,实质总部设在海淀“颐东园”——靠近颐和园的戒备森严园区,为知名情报学院和研究所聚集地。MSS各局分布于北京至少四个园区,各局拥有独立办公区。第十局专注对外行动,可能与第一、二、七、八、九局邻近,便于协调。

与MSS相关的知名设施包括海淀国际关系学院(IIR),为MSS精英培训基地(旧称北京国际关系学院,非语言大学),隶属MSS。该院培养新情报官员,教授语言、间谍技巧及区域研究。许多第十局官员为IIR校友,尤其海外派遣人员。IIR校园或兼具部分分析中心功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CICIR)位于北京,靠近MSS总部,作为第十一局智库,第十局利用其做国际问题分析。


此外,MSS设有干部管理学院(行政学院,俗称江南社会学院,位于苏州),为中年干部培训基地。第十局人员可能轮训,尤其调任海外岗位前。

无公开资料显示第十局专属办公楼,但鉴于MSS高度分隔,推测北京有安全办公楼供第十局制定行动计划、分析海外报告、协调部门。报告开头图像常被认定为MSS设施(可能为总部楼之一)。

海外存在:官方未公开海外办公室,情报行动秘密进行。但实际上:

– 使馆与领事馆:MSS官员常派驻外交使团,第二局负责外交掩护人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大国使馆中,常有多名MSS官员(文化参赞、科技参赞、教育领事等身份)。第十局官员多担任与华人社区互动相关职位,如教育领事主管留学生,实为MSS代理。MSS外交局协调此类派遣,确保符合局方需求。

– 国有企业与文化中心:中国企业在非洲、拉美及“一带一路”国家有大量项目,MSS官员有时随行或嵌入,虽非长期驻扎,但会轮换执行特定任务。第十局派遣官员短期出差(以审计、贸易代表等身份掩护),会见线人或实地监控。孔子学院及“中国文化中心”虽属教育部及宣传系统,但曾被怀疑藏有情报人员。瑞典、美国等地孔子学院负责人被指为MSS人员,实为第十局在当地的隐秘存在,监控华人学者及学生。

区域重点:第十局行动重点覆盖华人侨居密集或影响力大的地区:

– 北美(美国、加拿大):首要关注区域,因华人社区庞大且异见活跃。

– 西欧(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等):中等优先,聚焦流亡社区及科技侨界。

– 亚太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西方盟友及侨居地),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裔多,虽多为当地公民,但MSS活动与当地政治商业交织)。

– 东亚:日本、韩国华人较少,但日本有侨界异见及技术交流,2019年北海道一中国教授因涉嫌向MSS传递情报被捕。韩国2019年中国学生与支持香港抗议者发生暴力冲突,疑受领馆或MSS影响。

– 非洲与中东:优先级较低,但随中国侨民及投资增长而上升。MSS常派“安全官”保护非洲矿业、铁路项目华人,防范西方情报机构接触。以色列因与中国关系密切,存在MSS间谍疑云。部分华商被怀疑为情报机构掩护。第十局或关注以色列华人基督徒及法轮功群体,虽规模有限。

– 拉丁美洲:传统上较少关注,但秘鲁、巴拿马等地华人社区及台湾影响力引起MSS注意。若有异见者藏匿,MSS亦会伸手,其它领域则以技术与商业情报为主。

境内海外行动设施:中国境内设有专门设施支持海外行动,如北京安全屋供海外归来特工秘密汇报,技术中心分析海外截获数据(如上海信号站处理海外互联网监控)。中国信息技术评估中心(CITEC,属第十三局)暗示网络行动基础设施。第十局利用此类设施处理侨界监控数据,如海外集会录像送至视频实验室进行面部识别,借助其它部门技术。

掩护组织:MSS历来设立海外掩护机构。英国管辖时期香港新华通讯社即为MSS实际情报站。美国高校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CSSA)常受领馆指导或资助,实为监控与影响延伸。第十局可能维护此类组织名册,偶尔派遣人员或代理担任领导。

技术平台使用:中国全球数字平台(微信、抖音等)亦属第十局“设施”范畴。微信虽为腾讯产品,服务器设在中国,数据受国家法律管控。海外华人大量使用微信通讯,MSS可依法调取数据监控个人或对话。多起海外留学生微信群被渗透,群内批评者遭报复。中国制造的手机及应用的定位数据理论上可供MSS监控,虽无公开证据,但安全界普遍担忧。

综上所述,第十局设施虽非公开军事基地,但可推断其在北京设有安全办公场所,在海外依托外交使团、企业及社区网络。其“办公室”遍布全球华人聚集地,从悉尼咖啡馆到波士顿学生宿舍。境内外物理基地与虚拟网络结合,使第十局无需正式海外站点即可全球行动。被发现时多呈现为临时小组(官员与当地人员合谋),便于北京否认。近期对中共隐秘警务站点打击及驱逐未申报MSS官员,表明部分非官方据点已被识破,猫鼠游戏将持续,第十局不断调整资产布局。

9. 第十局的战略目标与指导思想

第十局的战略目标紧密配合中共安全战略,受多项核心理念和指令指导:

– “总体国家安全观”:2014年习近平提出,强调国家安全涵盖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多领域,内外安全相互关联,必须防范“渗透、颠覆、分裂”等敌对势力。MSS是实施该战略的主要工具,第十局专注外部安全,防止境外威胁影响国内稳定,以政权安全(即中共统治安全)为最高目标。第十局战略任务是提前消除对中共政权的外部威胁,阻断海外反对派联盟,防止外国情报机构招募中国公民,反制挑战中共合法性的境外叙事。习近平特别强调所谓主权与“统一”(台湾、香港)为核心利益,传导至第十局,要求打击他们所宣称的海外独立或民主运动。

– 法律框架与指令:近年来中共出台多部安全法律,赋予MSS更广泛权力。2014年《反间谍法》和2017年《国家情报法》明确要求MSS及相关机构在境内外开展情报工作,维护“国家(政权)安全”。法律要求中国公民及组织配合国家情报工作。第十局据此可合法动员侨界人员(中国公民及华裔)提供情报或协助。法律授权“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第十局将此解读为全球追踪异见人士。2015年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习近平任主席),统一指挥安全力量,向MSS及第十局下达高层指令。如认定某海外组织为威胁,第十局即投入资源重点监控。

– 使命与精神:MSS总体使命为“通过有效措施防范敌特、间谍及颠覆活动,保障国家安全”。第十局职责正是针对“反革命”境外活动,延续毛时代政治异见的残酷定义。习近平时代用“政治安全”、“政权安全”等现代术语替代,但本质不变。第十局官员被洗脑为“祖国防护盾与利刃”,对付被扣上意识形态侵略者帽子的所谓“叛徒”和外国势力。1983年陈丕显讲话将国家安全工作与“反霸权、实现祖国统一”强行绑定,给第十局针对“霸权主义”(西方)及分裂势力的镇压行动披上理论外衣。

– 重点目标与战略调整:第十局战略重点随中共威胁感知变化。20世纪80年代主要关注台湾及西方间谍,早期工作包括追踪国民党情报及防范西方渗透。90年代天安门事件后,海外民主异见及宗教运动(后期法轮功)成为重点。2000年代及2010年代,民族分裂与“颜色革命”威胁上升——9·11后新疆不稳、2008年藏区骚乱、阿拉伯之春启示。习近平多次警告所谓西方利用中国人发动“颜色革命”,第十局强调早期发现海外反共组织,防止其与国内不满势力联结。战略指导文件指示诋毁流亡异见人士、制造内部分裂,阻止联合。

– 防御与进攻平衡:传统中国情报机构偏重防御反间谍,保护机密,避免冒险。习近平时代更积极主动,第十局战略包含进攻性影响行动。若传言属实,专门针对美国的第十八局体现主动出击。战略理念为“不仅被动应对威胁,更主动塑造有利环境”。第十局不仅监控侨界异见,还尝试收买、胁迫或宣传引导,利用贿赂、勒索、宣传等手段。还参与东道国政治舆论管理(如澳、加亲中政客扶持)。这即政治战,属于“三战”(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范畴,MSS深度参与海外政治战。第十局利用侨界网络影响,动员华人团体抗议达赖喇嘛访问,或放大亲共声音压制异见。

– 已知指令与运动:部分内部口号公开,如“反渗透斗争”,与第十局职责相符,强调反对外国渗透(间谍及意识形态)。“护航海外利益”体现中共全球利益保护需求,MSS与中共军方远征力量协同。第十局职责涵盖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免受伤害及叛逃。2022年中共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呼吁尊重各国安全关切,实为正当化对海外分裂分子及所谓“恐怖分子”的打击。MSS视异见团体为政治安全威胁,境外追踪属合法安全需求。

– 与外交政策的关系:第十局行动支持中共外交政策,塑造强大形象,威慑外部干预。监控恐吓海外异见,阻止其影响国内舆论,向国际传递反对中共即“不安全”的信号。配合北京外交软硬兼施策略,外交部用经济杠杆阻止达赖访问,外交部为“胡萝卜”,第十局为“棒子”。习近平称“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为最高优先。第十局为外交政策提供秘密支撑。

第十局指导思想可归纳为:不惜一切代价护卫党国政权,融合攻防,确保海外反对势力难以威胁中共稳定与统治。随着中共全球野心扩张,战略目标持续升级,但核心使命仍与MSS创立宗旨及习近平优先事项一致——维系中共统治,压制一切异见,无论境内外。

10. 在中共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体系中的角色

国家安全部第十局虽为中共情报体系中较隐秘的组成部分,却在中共整体国家安全战略及外交政策执行中扮演重要角色:

– 政权安全核心:中共领导层明确将国家安全与政权安全(中共统治安全)紧密绑定。MSS作为政权安全主力机构,国内由公安部协助。第十局负责海外政权安全关键环节,内部文件称其为“隐蔽战线”重要组成,涵盖间谍与反颠覆斗争。习近平主持的国家安全研讨会常强调“防范颜色革命”,隐含第十局职责。

– 影响外交政策:虽情报局不直接参与外交,但第十局情报可直接影响外交决策。若第十局报告某国境内流亡团体计划反共抗议,北京可能调整对该国外交策略,对其施压以限制异见,或提供经济诱因换取配合。例:中德关系因人权问题紧张,MSS监控德国维吾尔活动可能影响引渡谈判及经济合作,作为施压筹码。又如第十局情报显示某拉美国家台湾游说活跃,外交部或加强对该国交往以抗衡台湾。第十局为外交政策提供情报支持,助力孤立台湾、维护中共的国际形象、反制西方联盟。

– 参与政策机构:MSS及第十局参与高层决策机构。2022年,国家安全部长陈文清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权力提升。MSS各局(含第十局)向中央政法委、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汇报。政治局常委讨论如何应对流亡富豪(如郭文贵)时,MSS提供法律、秘密行动方案。郭文贵事件涉及多部门联动,MSS(含马建任内)曾与其有联系,背叛后动用代理诉讼、对关联人施压,服务于外交政策目标,削弱异见影响。

– 国家安全架构:2018年中共整合部分机构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MSS保持独立。省级MSS机构加强垂直管理,减少地方干预。2016-2017年改革强化中央对省级资源的控制,第十局可更有效调用广东、香港等省市资源执行海外任务。第十局受益于中央权威提升,便于跨省协调(不同籍贯侨民线人等),贯彻命令。

– 威慑与信号传递:第十局行动充满威慑与恐吓,向国内传递“逃亡者无路可逃”的恐怖信息,震慑泄密者与潜在叛逃者。对外国情报机构发出赤裸裸的警告,宣称中国公民绝不能被招募,否则MSS将无孔不入地监控并疯狂报复。此举加剧了外交摩擦。

– 对外安全机构关系:第十局是MSS与外国安全机构(FBI、CSIS、MI5、ASIO等)最频繁交锋的部门。此对抗使其成为外方重点监控对象,外国机构亦动员侨界抵制中共间谍。FBI与华裔社区领导合作,普及反间谍知识,形成特殊动态。第十局行动促使外国加强对华研究人员审查、外籍代理登记等政策。外交谈判中常涉及中共特工行为,美国等国多次公开要求中共停止境内骚扰。

– 支持其它安全机关:第十局间接支持中共军方和公安部。侨界情报助军方战略规划,如了解台湾侨界筹资防务、维吾尔异议分子联系,辅助军方“反恐”。公安部若获知异见者可能回国,第十局随即协助秘密引诱,公安部负责逮捕。香港书商林荣基被诱返大陆即为典型,MSS秘密引诱,公安部公开拘捕。

– 阻断内外联结:第十局最关键的任务之一是阻断国内异见与海外支持的联系。中共最惧怕内部反对派获得外部资源或支持(如苏联解体、阿拉伯之春)。通过监控、破坏侨界异见组织,第十局确保无“流亡政府”或国际压力联盟形成。2022年北京冬奥前夕,中共特工监控并诋毁呼吁抵制的活动家,体现此战略。保持异见团体分裂无力,是中共外交成功应对批评的重要因素。第十局秘密行动补充公开外交,剔除麻烦分子,削弱异见影响。

可以看出,第十局是中共国家安全机器不可或缺的齿轮,强行延伸中共威权控制至国境之外。它通过管理外部威胁,维持国内高压稳定;通过塑造所谓的国家形象,支撑外交扩张。虽多秘密,但影响重大,干扰侨界动态,压制反共声音。随着中共全球野心增长,第十局在保障这些野心、与他国主权冲突中的角色愈发重要。中共的“隐蔽战线”已全球化,第十局是理解21世纪中共综合安全战略的关键。

结论

“国家安全部”第十局作为中共海外安全战略体系的核心单元,近年来在全球华人社区、政治异见与国家利益保护等方面展现出高度隐蔽化、系统化的恐怖行动能力。其以主动防御和进攻性反颠覆为主的理念,把侨界视为监视与胁迫前沿战场,通过多层合作网络和各种掩护手段,在全球大肆进行“隐蔽战线”建设来扩张中共影响。第十局不仅通过传统反间谍手法维系政权稳定,还积极操纵塑造有利于北京的国际话语环境,影响海外政治生态。与中共军方、公安部、统战部等国家机关的协同,使其能够针对任何反对声音展开全方位回应与跨国镇压。

不过,随着欧美等国反制中共跨国镇压与情报渗透的政策升级,第十局的隐秘行动和掩护方式逐步曝光,从而陷入更为复杂、严峻的国际安全对抗局面。未来,其全球情报活动势必将趋于更加隐蔽与高技术化,但其对中共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的战略支撑作用仍不可或缺。本研究为理解中共境外政权维稳策略和全球情报格局演变提供了基础框架,亦呼吁更多学界关注其隐秘安全力量对国际政治结构的破坏与威胁。

(大纪元: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11/13/n14635481.htm )

为甚么要救度众生

save

为什么人类是迷的社会

为什么人类是迷的社会

为什么会有人类

human

退出中共党、团、队人数

3tui
454,576,857

破网与禁书下载

freegate

免费下载自由门
专业版8.00  zip  exe
安卓版5.0  apk

wugate

免费下载无界浏览
电脑版2132  zip  exe
安卓版无界一点通  apk

神州明见

免费下载神州明见
手机版 V7.1  apk
电视机顶盒版 V7.1  apk
神州明见網頁版 V2.0  下载  开启
二维码小助手 V4.3  下载
直接翻墙浏览器手机版 1.0  下载

爱博电视

免费下载爱博电视
PC版(180318)  exe

 

网必通

免费下载网必通
手机版apk   zip
 

神韵全球巡回演出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