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见网提供多款免费翻墙软件,也提供免翻墙网址,为持续能看到真实信息,请記下明见网即时ip索取信箱:mingjianweb@gmail.com,並下载「无界浏览」与「自由门」「神州明见」等翻墙软件。 
 

欢迎回到馨香雅句,我是雅兰,上次我们分享了卫夫人,她的簪花小楷上承楷书鼻祖钟繇,往下教出一代中国书圣王羲之。

我们常说书画同源,也就说作画和写书法源头上是一样的,就像仓颉造字,仓颉很擅长绘画,黄帝让他造字,他就把很多自然中的事物画出来,像鱼、马、鸟等等,后来这便成了象形文字。

卫夫人的字写得那么好,那有没有画画很好的女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位,她叫恽冰,是清朝著名的花鸟女画家,恽冰,字清于,号浩如,别号“兰陵女史”,或者“南兰女子”。

恽冰的画还曾被江苏巡抚呈送给乾隆皇帝的生母钮钴禄氏–孝圣太后,太后很喜欢,乾隆还专门提了诗词表示嘉奖。

下载点选后右键单击 "另存新檔"


那么恽冰的画画的多美呢,我曾经在博物馆里看到过恽冰的十二月花卉图册,非常惊叹画中的美好,画中的花卉细腻逼真、柔美淡雅。

十二幅画画出了一年十二个月中每个月的时令花卉,有桃花、木兰、荷花、菊花等。在一月份的梅花画里,一枝梅花映入眼帘,从枝头深粉色还没有绽开的花苞,到全然盛开粉粉嫩嫩的花朵,花朵中间花蕊中,像发丝般纤细的花丝都根根清晰可见,还能看到每一个花丝上都顶着柔柔的黄色花粉,让人惊叹画家观察的细致入微,以及画出来的生动逼真。

在二月份的花卉图中,两枝花侧身而来,一枝粉红,一枝淡黄,在翠绿枝叶的掩映下,全然绽放的繁盛和含苞未放的简洁,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叶子正面的翠绿和背面的淡绿都活灵活现,粉色花苞深粉色的花萼,淡黄色花苞淡绿色的花萼清晰可见,多层的花瓣中,每一片花瓣向不同方向自然舒展,栩栩如生仿佛花朵就在眼前。

在三月份的木兰和贴梗海棠中,两朵木兰花将要绽放而并未全开,柔美的花瓣掩映着隐约可见的花蕊,几朵大红的海棠正在怒放,几朵淡红色的花苞交叉竞放,红色海棠的热烈和白色木兰花的纯真,粉色花朵的娇嫩交相辉映。让人感叹画中的色彩对比,错落有致。

在四月份的芍药中,两株芍药连并而开,一只向阳而绽放,另一朵如美人低头,轻俯其首,千层的花瓣肆意舒卷,中间的花蕊清晰入微,从花心的深红到花瓣的淡粉,用色非常自然地过渡,每一片花瓣的边缘都各不相同,尽显花朵千姿百态的娇媚,叶子正反两面上的脉络都清晰可见。

在五月份的花卉中,两朵百合一左一右分别绽放,可以清晰地看到花蕊里边五只花蕊丝,下面一株淡粉色,一株淡蓝色的花错落而开,在淡粉色的花朵中,能看到一朵花中五片花瓣,每一片花瓣上纤细的脉络,以及每一片花瓣都各不相同裙锯般的花边,每一片花瓣底部都有曲线的纹路,在花心又形成一个同心圆,五只毛茸茸淡淡黄色的蕊丝,顶着五个淡淡蓝色的花粉,让人惊叹画家的细致入微,以及造物主的神奇,五朵淡粉色的花每一朵出现的姿态都各不相同,而淡蓝色的花也同样如此,在整个画面中白色、淡粉色、淡蓝色的色彩交相呼应,一种纯真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百合甜甜的清香,感受到野花在眼前的摇弋。

在六月份的荷花中,一朵硕大的荷花,在一层一层花瓣的包裹下正在初绽,旁边荷叶陪衬下,另一朵荷花含苞未放。莲花的清香,让人想到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七月份的罂粟,四朵不同颜色的罂粟竞相开放,花朵非常绚烂华美,枝头一个蒴果孑然独立,繁杂的叶子每一片向着不同的方向,上面的脉络清晰可见,每一片叶子边缘的锯齿都各不相同。

八月份的芙蓉,高低错落而开,让人想起萧纲《咏芙蓉诗》,“圆花一蒂卷,交叶半心开。影前光照耀,香里蝶徘徊。”

九月的美人蕉和狗尾花,红色的美人蕉和一串串狗尾花高矮错落有致,狗尾花中细碎的花瓣都清晰可见。

十月黄芙蓉和翠菊,硕大的黄芙蓉,娇美柔软的花瓣,以及花蕊中的花上花,下面的翠菊临寒而开,黄色的花蕊和蓝色的花瓣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显得非常显眼。

十一月的菊花,各色菊花竞相盛开,“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菊花常被认为是花中的四君子之一,花中四君子指梅兰竹菊,菊花开在秋季,地处偏远,不与桃李争芳,被陶渊明所喜爱,画中可以看到菊花千层之瓣,每朵花都有不同的形态。

十二月份中画的是腊梅 南天竹浆果和罗汉松,十二月天气严寒,红彤彤的南天竹浆果和不畏严寒的罗汉松相伴,交织着淡黄色的腊梅花,腊梅的花蕊清晰可见,还有未绽放的腊梅花苞,一颗颗黄色的圆圆花苞和一颗颗红色的南天竹浆果交相辉映。画的左下角有“南兰女史恽冰敬画”的字样,每幅画的下角有“恽冰”的印章和恽冰字“清于”的印章。

看完了这些画,可能很多人都在惊叹为什么一个女子能把花鸟画得这么自然而逼真,恽冰的这种画法是没骨画法,她的曾祖父恽寿平开创了这种画法,通常中国画常以墨线勾边,当成描绘物象的骨架,“没骨”画法,是指舍弃墨线的骨架,直接用彩色画出物象的画法,这样画出来的画更加自然真实。恽冰从她祖父那里将没骨画法得到了很好的承传。没骨画法影响了整个清代花鸟画并延续至现代。

那次展览上我还看到一幅恽寿平画的“夏日荷花”,一方池塘,几枝荷花高低错落有致,争相绽放,花瓣粉色从浓到淡,花瓣正反两面色彩的自然过渡,宛如天成,让人感叹这种高超的技法。

在现代嘈杂的社会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如此精致而美好的绘画了,可以想象古代的画家是怎样纯真纯美的心境才能感悟自然当中的美好,并且画出这样美好的景物。中国文化中很多艺术将自然中的美好,如山水、花鸟等经过作者的创作再呈现给读者,让人感悟生活中的美好。

这种艺术也不仅仅体现在绘画上,还体现在生活中,将自然界的美好通过生活中的实物体现出来,比如中国很多瓷器上都能看到一些花卉的图案,像这个清康熙年间的花瓶,上面画着“岁寒三友”,在严寒的冬天很多植物都凋谢的时候,梅花、竹子、松树还在繁茂地生长,比喻高洁坚韧的品行,不被外在的逆境所压垮,再比如清乾隆年间的百花瓶、清嘉庆年间的百花碗,这些瓷器上点缀的花朵有菊花、木兰、桃花、莲花、芙蓉花等上百种,其中蕴含着吉祥的寓意如花开富贵等,还有清乾隆年间菊花形盖碗杯,杯盖的底部还有乾隆皇帝亲自写的一首诗。“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啜茗合陶句,浥露掇其英。”明朝托盘上绘的月下梅花等,都是通过花卉来表达不同的意境,将自然中的美好引入生活中。

而这种花卉文化也影响着其他周边国家,如朝鲜高丽王朝时期瓷器上的花卉纹样、日本江户时代的瓷器上画着装满樱花的篮子,以及日本和服上能看到刺绣出来的花朵盛开,在江户时代的屏风上,可以看到樱花绽放时节人们外出赏樱的活动,在亚洲艺术中自然中的花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正如恽冰的画,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美,用高超的技法将这种美好呈现,让他人感受到美好的同时,心灵也会得到净化和提升。关于中国的文化还有哪些,我们下次和您接着分享。


新唐人 / 原文网址:https://www.ntdtv.com/gb/2021/06/02/a103132913.html

(接前文)

普世救赎的证实

“卍”字符,早已超越任何某一种宗教所承载的意义,而具有普世的救赎涵义。

“卍”的反复出现,有如天赐印记,当人们充满敬意,视卍为吉祥、美好的标志时,美好的德行也会时时净化人的内心。

无论是霍比预言,还是佛经中对于“卍”的论述与阐释,都表明“卍”是具有终极意义的符号,并指明人类美好的归宿,从来关乎道德与精神。

如果说史前文明确实存在,那么每次人类遭遇大劫,再次重生之后,都会发现史前文明的一些印迹相传不息,而卍字符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标志。

是否慈悲的造物主,给人类留下了神圣的印记,以让在尘世中的人,能在不同时期、不同状况下,仍然保持着某种联系,在世人的内心深处,对宇宙那深邃而神圣的向往,永不磨灭。

在不同宗教中,都有着明确的记述,当人类道德到了无法拯救之时,造物主将归来,救度难中的众生。

佛经与《圣经》都提到人类在末劫时期会有救世主降世拯救众生。佛经认为末法时期会有未来佛弥勒下世救度众生,而《圣经》认为末劫来临之时,会有弥赛亚降世拯救众生。

那么,东西文化中所传述的救世主,是不同文明体系中不同的信仰,还是存在着某种关联?

已故著名国学大师、佛学家、翻译家季羡林和其学生钱文忠教授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发现了佛家与基督教之间的联系,那就是“佛家的未来佛弥勒佛和基督教的救世主弥赛亚是同一个人”。

根据上海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考证,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包括西亚、北非、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和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流行着一种未来救世主的信仰,耶稣宗教里的弥赛亚,就是这种救世主信仰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这种信仰在圣经《旧约》里面就已经有了。而印度的弥勒信仰,在学术界已经确认,和这种全世界范围的救世主信仰是密切相关、彼此影响的,印度的弥勒信仰就是救世主信仰的一个组成部份。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弥勒之所以是未来佛,是未来的救世主,有印度的根源,也有更广大范围的全世界或者古代世界的根源,是当时普遍流行的弥赛亚信仰的一个部份。

汉语当中弥勒这个词语从何而来?这实际上蕴含着人类文明世界一个大谜。

据收入《季羡林文集》第十二卷的“梅呾利耶与弥勒”一文考证,早期佛经的原本大多是“胡本”,是用中亚和古代新疆的语言文字写就的,并不是规范的印度梵文。 因此,“弥勒”很可能是从新疆吐火罗语的Metrak或Maitrak直接音译过来的,这个字和梵文的maitri(慈悲、慈爱)有关,所以,“弥勒”又意译为“慈氏”。故而,早在中国后汉、三国时期,大量汉译佛典资料中“弥勒”和“慈氏”(菩萨)同时出现。

西方等待的神叫“弥赛亚”,英译文 Messiah,是从希伯来文Masiah(有时写为mashiach)翻过来的。弥勒,在梵文里面叫Maitreya,和希伯来文Masiah二者音近。事实上,源自吐火罗语中的弥勒就是希伯来语当中的弥赛亚,同一个词,只不过在西方要读弥赛亚,而在我们这边就念弥勒,这样类似的情况在人类文明史上很常见。

人们发现,弥勒信仰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整个文明世界的一个优秀文化凝聚体,在佛教当中找不到除此之外的第二个菩萨或者佛具有如此广阔而深厚的国际文化背景。

当学者深究来龙去脉,找到弥勒与弥赛亚的同源同义之时,亦是对“卍”字符跨宗教、跨国别、跨时空的普遍性救世意义的证实。

拉卜楞寺喻天机

甘肃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中未来佛弥勒造像为弥勒大佛半蹲半起的鎏金铜像,谕示弥勒佛已起身离座,带着法轮来到人间救度世人。

在佛经上有着记载,弥勒是“万王之王”在末世由最高处下走时所使用的佛号,法轮圣王是“万王之王”下到法界时的法号(人间称转轮圣王),所以释迦牟尼告诉他的弟子:法轮圣王也称弥勒。

慈悲、光明、希望是未来佛弥勒的精神内涵。地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中的几尊造像,揭示了弥勒下世度人的玄机。

拉卜楞寺创建于清康熙年间(170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的原名很长,简称扎西奇寺,其汉意为“吉祥旋寺”。

因为创建该寺的一世、二世等寺主都是深谙天机的高僧大德之士,所以拉卜楞寺佛之造像深藏玄机,尤其是寺中的两尊弥勒大佛的造像意味深邃。

在寺院大经堂近旁的西后殿里供奉着弥勒大佛半蹲半起的鎏金铜像,佛的双手在胸前做着手势。据导游喇嘛在向瞻仰游人解答关于佛手势的提问时说:“这是弥勒佛在向世间转法轮!他半蹲半起,谕示弥勒佛将带着法轮来到人间救度世人。”据悉,拉卜楞寺的原名为扎西奇寺(意为吉祥旋寺),其涵义就是法轮转动呈吉祥。

大金瓦殿中央供奉的弥勒大佛,是由本寺二世寺主在两百多年前特邀尼泊尔工匠铸造的鎏金铜像,佛像高10米。在弥勒佛像的正前下方安放着一尊释迦牟尼佛的小铜像。这种把两尊佛像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的同时安排在一个供坛的造型、布局实属罕见。

17229 1
拉卜楞寺的弥勒佛像正前下方安放着一尊释迦牟尼佛的小铜像(大纪元)

据导游喇嘛向游人解说:“在前面的小佛像是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弟子,后面的弥勒佛手拿法轮,他是宇宙中神通最广大、最有能力的如来,他将带着法轮来救度宇宙众生,也是宇宙众生唯一的拯救者。”显而易见,造像突显弥勒佛(转轮圣王)层次之高、法力之大,而且,其救度整个人类的浩大慈悲也通过其造像与释迦牟尼佛的大小对比而充分的反映出来。该寺把供奉释迦牟尼佛的殿堂称小金瓦殿、而将弥勒佛殿称为大金瓦殿。

神在人中

《圣经》里无论新约还是旧约都预言了救世主弥赛亚在人类最后时刻将要降临。在他们的宗教传说中救世主弥赛亚来到人间之前,其中一个征兆是以色列复国,并且以色列复国后的那一代人就可以看到救世主弥赛亚。

二战结束,以色列人经过几千年的流浪在世界的瞩目下真的复国了。1948年5月13日,耶路撒冷发表犹太大会宣言,宣布“以色列复国”。虽然西方主流社会是基督教、天主教等,而以色列是犹太教,但要控制耶路撒冷,即这个神回来的条件之一,向来是那么的重要,因而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主流社会一直非常坚定地支持以色列,在这一点上完全抛弃了历史上的宗教纷争。

在东方同样也记载了未来佛弥勒(转轮圣王)下世的另一重大信号。佛经《慧琳音义》卷八载明:“优昙婆罗花为祥瑞灵异之所感,乃天花,为世间所无,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佛经《无量寿经》中也记载:优昙婆罗花是祥瑞之兆。《法华文句》四上:“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17229 2
1997年,韩国媒体首次报导清溪寺出现优昙婆罗花(明慧网)

1997年,韩国媒体首次报导了清溪寺出现优昙婆罗花,后来韩国媒体又相继报导了许多地方有奇花开放,此后,日本、台湾、泰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澳洲、美国各州、加拿大、欧洲、中国大陆各省,皆相继发现圣洁的优昙婆罗花。

人们可以通过网路图片搜索,一睹其高贵圣洁之风采。婆罗花无根、无叶、无水、无土;玻璃、钢铁、佛像、树叶、纸箱、塑胶均可开放,有花开超过一年仍生机盎然。自古以来无人得见,今天的植物学家也为之瞠目结舌。

后记:

1992年5月13日,法轮大法在长春由李洪志先生传出,以真、善、忍为根本指导,有五套舒缓的动作,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至今,法轮功著作《转法轮》已翻译成40多种语言,传遍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纪念法轮大法洪传,“5月13日”被定为“世界法轮大法日”,二十余年来,每到这一天,世界各地法轮功学员纷纷向人们展示法轮大法的风采,传播“真、善、忍”福音。

2019年5月1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约5000名法轮功学员在美国纽约市总督岛举行排字活动,排出巨型法轮图形和“真善忍”三个大字,法轮图形居中的大“卍”方正而庄严。壮观的场面,引来民众的赞叹:蓝天白云,黄衫绿草,背景是纽约的高楼大厦,互相映衬,美得绝无仅有!

17229 3
美国纽约五千名法轮功学员排巨型法轮图形(明慧网)

(全文完)


明慧网 / 原文网址: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21/5/12/424397.html

“敦煌寻梦”系列文章之十二

大漠长河之上,汉唐军威雄风远播,有关它的传说从未停止。敦煌石窟中琳琅满目的艺术瑰宝,仍在默默诉说着一千多年前的壮志豪情。那是莫高窟第156窟的一幅长达8米的壁画,展现了一幕将军出巡的盛景:

阅读全文...

上期我们分享了孝贤皇后,她是乾隆皇帝一生的挚爱,因为她很贤德,古代除了贤德的女子,有没有一些有才华的女子呢,当然有,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位,提到书法,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王羲之被称为中国的书圣,但是您知道吗王羲之的老师竟然是一位女子,这位女子是谁呢,今天我们来聊聊她的故事。

阅读全文...

(接前文)

纳粹盗用并改动了这一符号

在当今西方世界,卍字符很容易让与德国纳粹联系起来。2014年10月23日,英国广播公司新闻杂志发表文章称,在被希特勒盗用“卍”前,全世界的人都喜爱“卍”。

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传说中的史前文明大陆。有关它的文字描述,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录》中。他写道:“9千年前,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大陆。它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出产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 ——山铜。它有设备完好的港口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传说中,在一次大地震后,亚特兰蒂斯大陆沉入海底,仅留下了少部份人传承文明,这就是所谓“雅利安人”的来由。

希特勒认为日耳曼民族是雅利安人的后代,而雅利安人则是欧洲神话中亚特兰蒂斯神族的后代。

希特勒盗用了这个符号,他认为“卍”蕴含了宇宙的力量。并亲自设计了“卍”图案的纳粹标志,纳粹红色旗帜上白色圆底、黑色弯钩十字的图案(纳粹的“卍”图案形状,与传统的“卍”图案有所不同。纳粹改用了这一古老符号)。

纳粹标志和“卍”字符有着明显的差异:希特勒有意地采用了相反的方向,立起来用,而且以黑色衬上鲜红的底色,隐含肃杀之气。而传统信仰中代表吉祥美好的“卍”字符多是明亮的色彩。

不幸的是,从那以后,现代人就把“卍”字符和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政权连在了一起,二次大战后同盟国和德国均规定禁止使用这个符号,使得这个符号在德国,甚至在全世界,成为禁忌。

“卍”字符在东方

东方国家的人对这个符号相当熟悉,印度人把它叫做swastika;在中国,人们把它念作“万”,也叫做“卍”字符,日本人叫曼记(manji)。它随着佛教的传播而普及到亚洲许多国家,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来自于印度的佛教。

佛教认为,“卍”字符是佛陀的三十二种大人相之一,在佛的胸前。有的经书提到在佛的头发、腰间,甚至手、足上都有这样的标记,所以佛教中的“卍”字代表了佛陀。

北魏菩提流支在所译《十地经论》卷十二中,译为“万”字;而鸠摩罗什和玄奘都译为“德”字,取万德庄严之意。在宋朝人编的《翻译名义集》卷六中说:“主上制此文,着于天枢,音之为万,谓吉祥万德所集也。”意即“卍”字符有着上通天道的内蕴,是代表着天地间最高道德水准的标志。

婆罗门教走入末法以后,释教佛法在印度传出,而后传入中国。伴随着佛教的流传,“卍”字符在中国也被广泛使用。

霍比预言:人类的起源和轮回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奥莱比(Oraibi)附近,有一块被称为“预言石”的石刻,所刻画的内容以象征手法表达了许多霍比部落中已有上万年历史的古老预言,在这块预言石上,就有一个明显的“卍”字符。

霍比部落是一个古老的印第安部落。他们的祖先大约在五千到一万年前从墨西哥迁移到亚利桑那州。目前,霍比族主要生活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霍比保留地(Hopi Re-servation)。

“霍比”的原意是“和平的人民”(People of Peace)。他们是一个拥有悠久信仰传统的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都会举行不同的宗教圣典。霍比人从祖先那里流传下了许多关于人类的起源、历史及未来的预言。他们没有用文字,而是代代以口述之法相传。

关于人类的起源:

霍比族认为,我们人类已经过了多次的文明交替。大体讲起来是这样的:造物主缔造了人类,并赐予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及一切。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忘记了神的教诲,而不再尊敬造物主。道德的衰微,使得人类变得败坏,最后被大火毁灭了。有一部份道德高尚的人幸存下来,开创了新的天地,这时期人类向四面八方迅速繁衍,人们经常歌颂造物主。

渐渐的,人们的私欲越来越大,他们逐渐不再相信造物主。不久,人类被神用冰冻毁掉了。就这样循环往复,在这一次人类文明之前,人类的腐败、私心变重,以及不相信神灵的教诲。霍比族认为,上次大洪水几乎淹没了所有人类,只有少数相信神灵的人活了下来。

霍比文化与《圣经》中对于人类起源之说,有相通之处。有关“大洪水”的传说,几乎在各个民族都有记载,每当一个文明发展到物质的高度发达,往往都会伴随着人类对于欲望的放纵,出现道德滑落,人心败坏,最终等待人类的是大淘汰,只有少数道德高尚的人可以留下来,继续传承人类的文明,如此往复,循环不竭。那么,人类等待的到底是什么呢?世界各地无处不在的“卍”又有何寓意?

霍比“预言石”

在霍比“预言石”上,最左边有一个太阳的图案,太阳的里面是卍字符,由于年代久远,对于霍比“预言石”的解释并无确切的记载。

17228 1
已有上万年历史的霍比“预言石”。(视频截图)

一种简明清楚的解释如下:左边的大人象征伟大的高级生命(Great Spirit),神圣的“卍”代表着来自宇宙的精神力量,象太阳的光芒普照人类。

两条水平线指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上边的线象征没有精神约束的、发展科技的道路;下边的线象征自然和谐融洽的精神之路。

垂直有三条竖线,第一条是此预言的开始时间,第二条表示某个时间人类将决定走哪条路:上面的实证科学之路,还是下面的精神之路;下面区域线上的两个圆圈象征两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条粗的竖线是今天我们人类最后一条决定走哪条路的时间。如果选择物质之路,结果将曲折而导致毁灭。而如果选择精神之路,结果将和平而和谐。

霍比预言认为,造物主创造并主宰着这一切,而人类自己的选择将决定其最终的结果,在某一个时期,人类将需做出最后的选择,即人类步入“生命大淘汰更新期”。再之后,谷物繁荣生长,高级生命重回地球,生命之路永恒不灭。

对于珍贵的预言石刻,霍比民族认为那是人类起源时神告诉他们的话。很久以前,霍比人就在讲述这些事情,祖辈子孙,代代相传,他们所讲的就是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他们说,能够在这个时候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是最幸运的,此时一切物质都处在淘汰净化期。虽然会是十分的艰难,可是能生存在这个时代并见证这一切,却是无比荣耀的。

(待续)


明慧网 / 原文网址: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21/5/11/424396.html

“敦煌寻梦”系列文章之十一

唐朝佛教盛传,相较前朝又有时代的特点。比如唐人崇信大乘佛教,宗派众多,有净土宗、密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其中以净土宗最为流行。人们向往的,是佛经中描绘的极乐世界,那里没有战争、灾害、贫穷、疾病诸般苦难,只有欢歌笑语的太平盛世。这种风潮同样反映在石窟的变化上。

阅读全文...

在世界各国的文明或史前文化中,不论语言差异多么大,也不论各个国家相距多么遥远,哪怕是隔着汪洋大海或者一望无际的沙漠,都陆续发现了带有“卍”(读万字符)的器具、物品。从史前文明到古代,再到近代、现代,这个神秘的卍为何令世界产生深深的共鸣?

史前文明中的“卍”记录

考古学家们的发现早已证明“卍”是历史悠久的符号。在乌克兰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旧石器时代雌鸟牙雕的身上,有着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卍”图案,经碳放射性测定已有1.5万年历史。

“卍”很早就出现在欧洲,远远超过人们的认识。在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和葡萄牙山区发现的近似“卍”字图形的神秘图腾,估计都在万年以上。

17227 1
葡萄牙山区发现的近似“卍”字图形(网络图片)

南欧的新石器文化是目前所知使用卍字的最古老文化之一,此文化分布在现代的塞尔维亚地区、克罗地亚地区、波斯尼亚地区、黑塞哥维那地区,被称为文卡文化(Vinca Culture),它可以被追溯到8000年前。

不仅仅在欧洲,在中国“卍”字符的出现也是一个普遍现象,最早可追溯到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彭头山文化。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卍”字符图案的出土,在上古的遗迹中,出现非常频繁,并且分布广泛。如甘肃、青海的马家窑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内蒙古小河沿文化、湖南的彭头山文化和高庙文化、浙江河姆渡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等等。

17227 2
(网络图片)

也就是说,在史前文明的西方与东方,都曾经有着“卍”的存在,而且非常普遍。

现代考古发现“卍”

在世界很多古代遗址中,现代考古学家们陆续发现了许多的卍字符标记,比如古印度、古希腊、阿拉伯、俄罗斯、苏格兰、爱尔兰以及古代的克里特文明、玛雅文化,甚至基督信仰、拜占庭文化中都发现了卍字符的踪影。

17227 3
遍及世界各地的神秘“卍”(网络图片)

在西方社会发现的“卍”,涵盖的领域很广泛:出现在基督教堂建筑上,基督神像的衣袍上;出现在19世纪俄罗斯的纸币上;出现在希腊主神宙斯的衣袍上。古罗马时期,“卍”字符出现在祭坛上。在以色列,古老礼拜堂中也发现“卍”。

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将卍字称为“Tetraktys”,并且将它与天堂和地球连接,“卍”字的右臂指向天堂,左臂指向地球。“卍”字被腓尼基人视为太阳的符号,并且被女祭司作为神圣符号使用。

在西欧,土著古老“卍”的使用在现代之前早已逐渐消失,但是,使用的例证在许多地方都能找到,例如英国约克郡的青铜器时代“卍”字符石。

而在南美巴西出土的古印第安遗骨瓮上,也描绘了状似喜悦的人形,两侧装饰着“卍”字符的图案。“卍”字符代表了生命最美好的归宿,人对天国的向往。

远在非洲也有“卍”字符的踪迹,一些非洲民族对这个图形并不陌生。加纳度量黄金的砝码造型繁多,其中就有卍字标记的。加纳人说“卍”字符和生命有关,是最吉祥的图形。

在非洲的古刚果王国的传统信仰中,菱形的“卍”字符也是神圣的标志。

美洲印第安人的传统服饰都出现过“卍”字符图形,也同样代表着吉祥、幸运。

我们不禁要问,“卍”字符的出现,是人类文化的互相因袭,还是不同信仰之间的共通之处呢?为什么“卍”字符的时间如此久远?为什么“卍”字符被人们视为神圣?“卍”字符跨越了不同的宗教,跨越了不同的时空,却都在表现对于生命永恒的渴望与追求。

根据“卍”字符的年代以及出现的地理位置看来,“卍”字符几乎是同时而普遍的出现在东方与西方,甚至出现在不同的陆地板块,而且意义和用法相当类似。它关联到人类文化中的非常重要的共同之处。它出现在庙堂、神殿中,它出现在生命的诞生与死亡仪式中,它出现在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中……它似乎象征了人对生命永恒幸福的祈求,与信仰是分不开的。

17227 4
“卍”字符在不同时期,普遍出现在东方与西方

(待续)


明慧网 / 原文网址: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21/5/10/424314.html

“敦煌寻梦”系列文章之十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不见盛唐长安城,不知中华盛世之顶峰;不见唐朝绘塑艺术,不知敦煌石窟造像之精华。唐朝是中华古代最繁华昌盛的时代,敦煌的佛教艺术经过两百多年的酝酿和积淀,也在这时大放异彩。

阅读全文...

为甚么要救度众生

save

为什么人类是迷的社会

为什么人类是迷的社会

为什么会有人类

human

退出中共党、团、队人数

3tui
451,244,156

破网与禁书下载

freegate

免费下载自由门
专业版8.00  zip  exe
安卓版5.0  apk

wugate

免费下载无界浏览
电脑版2132  zip  exe
安卓版无界一点通  apk

神州明见

免费下载神州明见
手机版 V7.1  apk
电视机顶盒版 V7.1  apk
神州明见網頁版 V2.0  下载  开启
二维码小助手 V4.3  下载
直接翻墙浏览器手机版 1.0  下载

爱博电视

免费下载爱博电视
PC版(180318)  exe

 

网必通

免费下载网必通
手机版apk   zip
 

神韵全球巡回演出预告

shenyun2025